2019年成都金沙太陽節(jié)燈會一景
成都燈會是在元宵賞燈習俗的基礎上發(fā)展起來的一種傳統(tǒng)的民間娛樂活動。
南宋詩人陸游在《丁酉・上元》詩中描述成都燈會盛況:
突兀球場錦繡峰,
游人仕女擁千重;
鼓吹連天沸午門,
燈山萬矩動黃昏。
成都一年一度的元宵燈會在青羊宮舉辦,這一古老的民間習俗在成都得到了很好的展現(xiàn),可謂精彩紛呈。
成都燈會究竟能追溯到哪個年代,現(xiàn)尚無定論。據(jù)從有關的文字資料來看,在東漢順帝時,沛國豐人張道陵在四川鶴鳴山創(chuàng)五斗米道舉行的燃燈祭斗儀式,要算迄今為止最古老的原始燈會。
在漢晉時期,每逢春月花開時,蜀郡的統(tǒng)治者都要“縱民游樂,嬉戲西園”,同時燈紅火耀,以粉飾太平。
唐人的《放燈日記》中有唐明皇在天寶十五年,即756年,安史之亂時逃到成都,與道家大法師葉清善上街觀燈的記載。
前蜀皇帝王建常出游浣花溪,自夜達旦,當時也不定日放燈。后蜀皇帝孟昶曾在上元節(jié)到露臺觀燈。
《四川成都府志》上記載:
開寶二年,命明年上元放燈三夜,自是歲以為常。十四、十五、十六三日,皆早宴大慈寺,晚宴五門樓,甲夜觀山棚變燈……街道燈火之盛,以昭覺寺為最。
由此可見,燈會的規(guī)模又日漸擴大了。
陸游在《漢宮春・初自南鄭來成都作》一詞中還有“何事又作南來,看重陽藥市,元夕燈山”記述。
元代的四川,因連續(xù)20年的戰(zhàn)爭,赤地千里,十屋九空。但據(jù)當時的費著寫的《歲華紀麗譜》查證,元宵佳節(jié)時,大慈寺仍是統(tǒng)治者張燈游樂之處。燈會結東后,往往還要舉行一個殘燈會。
到了明代,燈會又沿襲唐代,并在燈會期間招來天下富商,大辦物資交流。入夜則放燈,伴之鼓吹雜要。當時的情景,想必是非常熱鬧。
清初的《華陽縣志·風俗》說:
燈有獅、龍竹、走馬、山、采蓮船等名……結棚張燈,光明如晝。
《錦城竹枝詞》中也有“上元燈會搭燈棚,走馬鰲山數(shù)萬擎”的描述。當時已經(jīng)出現(xiàn)了幾丈高的整山燈、戲文故事燈琉璃燈和紫檀燈等多種精巧的工藝彩燈。
成都燈會,除了融各地之長外,還兼以造型的優(yōu)美,做工的精致與立意之新穎見長。
現(xiàn)今彩燈藝人們除選用傳統(tǒng)的竹、藤、綢、緞、金屬和白、玻璃、蠶繭、貝殼、瓷器等材料外,同時還不斷采用現(xiàn)代的激光、聲控、電腦程控等新技術、新工藝,使成都彩燈格外璀璨奪日,絢麗多姿。
尤其是以成噸食糖、上萬件瓷器和玻璃瓶制成的巨型燈組,更是令人耳目一新和嘆為觀止,被稱為成都燈會三絕。
成都彩燈表現(xiàn)的題材非常廣泛,既有我國古典文學,又有西方名著;既有民間傳說故事,又有飛禽走獸和奇花異草。
成都彩燈融形、色、聲、光、高、大、新、精和藝術性、知識性、趣味性為一體,人們稱贊她是“絢麗的詩,立體的有聲的雕塑,流動的音樂”。
2019成都溫江國色天香廟會一景
近些年,燈會在成都平原多地舉辦,從二〇〇四年春節(jié)開始,每年一度的成都燈會從文化公園遷移到塔子山公園舉辦。二〇一六年,成都燈會再次遷移到三圣花鄉(xiāng)。除此之外,成都武侯祠燈會、金沙太陽節(jié)燈會、溫江國色天香大廟會、德陽燈會都算是成都有名的燈會代表。